长江商报消息 今年以来,媒体不断曝出中小企业倒闭潮,高成本、人民币升值等背景下,近期更是曝出中国的“犹太人”——温商跑路现象。一时间,小微型企业生存状况,特别是融资状况引起了包括国务院在内的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国务院为此专门打出了“九大财金政策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经济组合拳。
近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历时一月,深入新兴的文化产业、棉纺、汽车等产业,深度发掘湖北小微企业的生存状况和融资状况,希望为其发展助力——让更多的优势企业赢得资本的关注。
日前召开的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推进文化机制体制改革,把文化产业做成支柱产业。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家引导政策一出,立刻在全国引起动漫热潮。
从《天上掉下个猪八戒》到今年的3D动画电影《闯堂兔》,十年间,以武汉为基地的动漫企业,做出了一批优秀的动漫成果。但是光环的背后,是一批动漫人创业的艰辛。
据业内人士估计,“十二五”期间,武汉动漫业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此类推,中国动漫产业将拥有超千亿元产值的巨大发展空间,这无疑是中国、武汉新的经济增长点。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明确表示,武汉动漫产业经过十年的漫长积累,现在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然而动漫企业虽然有政策的支持,但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他们也和其他中小企业一样遭遇了“成长的烦恼”——缺钱。
记者走访武汉市光谷创意产业基地数十家企业发现,武汉动漫企业规模普遍偏小,是典型的小微企业,而且投入大回报慢,大部分已倒闭的动漫企业,都是因为资金不足而关门。可以说,他们对资金的渴望超过了任何一个行业。
“武汉动漫企业普遍个头小,都是轻资产(几台电脑,租几间房),无法从银行贷款,靠接外单攒钱做原创。”张敏称,缺钱导致动漫企业尚在初期就因资金紧张被迫停工甚至关门,据不完全统计,从2003年到今年,至少有数十家动漫企业因资金问题处于半停工甚至停工状态。
闯堂兔险因缺钱夭折
今年国庆期间因一部《闯堂兔》一跃闻名的湖北动漫产业,似乎迎来了一片蓝海。然而在武汉玛雅动漫公司总经理陈薇的印象中,一路走来,他们风光的背后却是《闯堂兔》差点夭折。
据她介绍,2005年,她老公曾宪林进军动漫行业,但4年下来投入的三四百万元全部打了水漂。为了不让公司倒闭,陈薇从一家快速消费品企业辞职,变卖了房子,向亲戚朋友借款600万元,与几名核心技术人员一起创业。“这个行业太烧钱,每制作一分钟动画片,成本需要3-5万元。”
《闯堂兔》是我省首部3D动画片,国庆节上映后上座率非常好。目前,很多公司都争抢着做“闯堂兔”的衍生产品。别人不知道的是,《闯堂兔》制作方武汉玛雅动漫有限公司差点因资金问题而倒闭。
陈薇加盟团队后,闯堂兔作为一只兔子形象在QQ表情上出现,由于角色形象可爱富有喜感,一周内点击率超过了10万。在积累相当多的人气后,电影和动画片《闯堂兔》同时开始制作。
就在电影制作到最后一道工序——渲染时,600万元用完了,而渲染还差50万元。“在想尽各种办法后,仍没有弄到钱,还是一个开网吧的朋友,十分喜欢动漫,借钱支援。”
正是因为朋友的仗义,陈薇和团队渡过了难关,电影制作完成后,迅速拿到了公映许可证。随后,在东湖高新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陈薇以电影版权作为质押,从汉口银行贷款1000万元,用于整个电影上市的宣传推广。
陈薇感叹,作为一家中小企业,动漫是一个投资大回报慢的行业,太多同行因差最后的三四十万元,临门一脚死在球门边。回想自己的创业史,算是幸运儿。陈薇称,如果没有拿到公映许可证,想从银行贷款是不可能的。
融到了这笔钱,陈薇最后选择了把《闯堂兔》在武汉、北京、上海等8个城市进行影院阵地推广,才让《闯堂兔》一炮走红。如今闯堂兔的各种衍生产品也正在加紧制作中。“挺过了最难的那一关,公司已经看到了希望,随着各种衍生产品的开发,国家政策的不断利好,公司将进一步做大做强。”
差钱,股东差点押上住房贷款
在武汉动漫基地中心13楼,万君堂的公司占了整个楼层。“房子虽然是租的,但有会议室、制作室等,员工百来人,在动漫企业中,我的规模算中等偏下。”在他看来,公司两年时间发展到这样,已属不易。
万君堂,武汉博润通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学经济的他在两年前与四名做动漫技术的朋友,共同出资300万元,成立这个公司。之前他在江通动画工作过三年,对动漫颇为熟悉。
他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在接到外包单之前,公司装修、员工工资等都得花钱,不到半年,300万就用得差不多了。
“我们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一边赚钱,一边筹备做原创动画。”由于去年接了湖北中烟公司等一些项目,公司到年底资金稍有缓和。到今年年初,他们首部动画片《小天使可可》的剧本已完成,得到了上海、香港等战略合作伙伴的高度认可,这让万君堂等人信心倍增。
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公司开始正式制作动画片。“我原计划6个月做完,但每个月耗资100万元。”这对刚刚起步的万君堂来说力不从心。他称,他们也曾找过银行,但是银行看到公司无资产,也无版权可以抵押,拒绝了贷款要求。
“包括股东在内,整个技术团队都被美好的蓝图吸引了,绝不肯因资金收手。”股东们在开会后一致决定,每个人抵押一套房贷款,借款几百万,投入到动漫制作中。万君堂仔细考虑后拒绝了,“如果亏了,那股东们都破产了。”他曾看到过不少动漫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关门的案例,经过他的规劝,股东们同意暂缓制作进程,积极向市场找钱。
“我们在制作动画片时,与香港合作的玩具厂家也开始生产各种玩具。”万君堂介绍,为了保证盈利,公司在制作剧本时,就引进玩具厂、游戏制作公司,三方的设计团队共同献计献策,比如动画片里的主人公可可使用的魔棒,头戴的发卡等,都由玩具公司的团队来设计。
“我们提前收取了玩具公司几百万的授权费,这样保证公司盈利,资金充裕,能顺利完成动画片制作。”万君堂说,这笔钱对公司下一步发展至关重要,确保了公司暂时不会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
同样,关于动画片人物形象的品牌使用,公司也全部交给了著名的品牌管理公司INC。“有些老板舍不得品牌权,但品牌交给专业人去打点价值更高。”他比喻,小可可的形象如果公司去开发其价值,可能会从1元升值到1.2元,但由专业公司去开拓市场,就能从1元升值到12元,公司从中提成的份额,也高于自己开拓的价值。
如今,他的动画片已完成了绝大部分,预计明年能在央视播放。“现在回过头来看,幸好我们及时刹住了车,调整了战略,否则,真有可能会像一些‘先烈’一样,最后因资金问题倒闭。”万君堂说。
上市、设基金助力动漫业发展
武汉动漫协会会长张敏表示,在文化体制改革的春风下,武汉动漫业十年磨一剑,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10年武汉动漫行业产值达到18亿元,今年将再创新高。张敏称,经过十年的发展,武汉动漫在商业模式、制作等各方面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品牌。目前光谷创业产业基地成为武汉动漫企业最为集中的地区,已有百余家企业入驻。2011年,该区域形成7万平方米,集研发、制作、培训、服务为一体的产业体系。
据介绍,在推动动漫企业发展的同时,武汉动漫协会还针对企业个头小、缺资金的特点,引进各种投资机构。此外,今年,江通动画、银都制作等本地动漫企业有望冲刺创业板或新三板。
在武汉动漫企业和风投之间的连接还存在一段距离的现状下,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的应运而生就显得特别有意义。基地前两期已全部驻满,集中了武汉市80%以上的动漫企业。
基地投资方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已经耗费数百万元打造了“动漫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免费为初创期的动漫公司提供技术、创业等方面的指导。
“我们目前设置了两种基金。一种是种子基金,初创时期的动漫企业能够历经平均3年的孵化,‘冒出头来时’,这项种子基金投资参股但不控股,正好为企业初级发展提供帮助,”武汉光谷创意产业基地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董建国说,“另一项是光谷创业产业发展基金,这是对企业以后发展壮大提供的投资。”
此外,湖北省、武汉市、东湖高新区三级政府也出台文件扶持动漫产业,并成立基金。据武汉动漫协会介绍,今年已拿出1000万元,帮扶东湖高新区十余家动漫企业。
本报记者 雷闯
4个动漫强国,
3个靠外包起家
动漫产业尤其是动画产业,在全球经历8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朝阳”文化产业,尤其在美日韩及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动漫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美国模式——大而全的集团垄断原创发展模式。美国是动画产业的发源地。20世纪初,动画电影在美国面世并渐渐形成产业,至20世纪50~60年代进入繁荣时期,这一时期正是美国经济工业化后期。美国动漫产业在80多年的发展中,依托发达的经济力量、雄厚的创作和技术力量、完备的市场化组织力量,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动漫产业的出口仅次于计算机产业,产值达2000多亿美元。
日本模式——原创为主、外包为辅的产业结构,创作和制作企业小、散、多;国际化和市场化并举的市场结构;以集团垄断为主的销售形式。20世纪70年代,日本承接了美国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20世纪80年代,日本经济开始腾飞,动漫原创也得到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动漫大国强国。世界市场的65%、欧洲动漫产品的80%来自于日本;日本销往美国的动漫产品是其钢铁出口的4倍。与此同时,日本还是高水平动画外包的承包国。
韩国模式——原创为重点、服务外包为主的产业结构,国际市场为主要目标的市场结构。20世纪80年代,韩国承接了日本的动画制作加工转移,在外包中积累了动漫制作的理念、管理和技术,成为世界最大的动画加工厂。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韩国经济崛起,韩国动漫原创迅速发展,成为第三大动漫产业国。同时,承接外包仍是其产业发展的主要支撑。
加拿大模式——原创与外包相结合、国际国内市场并举的结构。
3D动画片《闯堂兔》创作团队,导演曾宪林(右),王合(左)跟动画师胡家翼(中)交流人物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