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张真真 通讯员江博 张薇
爬山时,身上的东西越少越轻松。
如今经济下行,经营企业就如同爬山,如何尽量卸下“包袱”,是门学问。武汉迪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瞄准的是关注较少的仓库。
让仓库更“苗条”
每天,姚志红都很忙,只能挤出中午休息时间接受采访。
不到30岁的她,是迪源光电公司的销售主管。每天,她都要“一心挂两头”,一头接客户的新订单,一头按老订单计划准时发货。
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与传统白炽灯相比,LED灯可节电将近90%,目前已广泛应用到电视、电脑、手机屏,正逐步进入家庭照明市场。迪源光电,生产的就是LED核心部件芯片。
“每个月头,我们都要拿出当月的销售计划。”姚志红说,经公司高层通盘考虑后,按此安排生产。当月生产的货当月基本卖掉,让仓库尽量“空荡荡”。
临时来的订单怎么办?姚志红说,临时订单多是小客户,量不大。“要得急的突击生产。”迪源光电生产经理周峰介绍说。
小小仓库锻造企业竞争力
“近来形势比较严峻。”迪源光电总经理董志江说。美国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相继爆发,出口需求大幅缩减,LED行业产能过剩,大打价格战,利润大幅下滑。
通常,LED企业按年消化库存。但迪源眼下却是当月生产当月销售。董志江说,一年可节省流动资金数千万元,省下的利息直接成了公司利润。
好处远不止于此。董志江说,月头下计划月底生产到位,可随时发现生产是否正常。更为重要的,分析每个月销售额,可以了解哪类LED芯片好销,能第一时间发现最新市场动向,从而抢占先机。
尽管眼下整个行业仍不太景气,但迪源光电却热火朝天,LED芯片产能从年初的每月3万片扩大到如今的每月7万片,依然满负荷生产。
专家点津
“零库存”的魅力
李光 武汉大学战略发展研究院院长
企业自诞生之日起,就难以摆脱库存困扰。如何降库存、提高周转效率,一直是企业老总们格外关心、却不易实现的难题。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企业开始实行“销多少货、生产多少、进多少原材料”,被管理学学界称为“零库存”理论。迪源光电当属这种模式。
“零库存”的好处显而易见:占有资金减少,优化应收和应付账款,库存管理成本降低,规避市场变化及产品更新换代而产生的降价、滞销风险,尤其适合企业在逆势时“保暖”。
只不过,“零库存”需满足两大条件:一是整条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配合,企业信息化水平高且相互差不多;二是有强大的物流系统作支撑。为此,这种现代管理模式,国内很多企业依然做不到。如今,随着供销链条逐步互联网化,企业“零库存”将更易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