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information

武汉广播电视台:每天跑步上楼只为患者吃上热饭热菜——武汉高科集团党员干部用温情织密隔离防护网
发布时间:2020-02-24 浏览:284

以下为原文报道:

“非常感谢所有工作人员这几天给予我们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舞。希望您们在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2月18日晚,刚从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对口集中隔离待诊点转往光谷科技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患者张女士就给武汉高科集团工作人员发来感谢信息。

为全面落实“应收尽收”要求,按照市、区防疫工作安排,自2月9日开始,武汉高科集团抽调精兵强将,与东湖高新区社发局、政法综治办、公安分局、城管局、九峰卫生院等单位共同组成工作专班,火速投入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患者分流工作,先后坚守在锦江之星金融港店、7天酒店金融港店两个隔离点,用暖心关爱隔离人员,用温情织密隔离防护网。

把患者当亲人

“开展疫情防控工作既要有力度、又要有深度,更要有温度,要把入住隔离点的患者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在专班成员进驻隔离点前,武汉高科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峰明确要求。

工作专班于2月9日上午进驻锦江之星金融港店隔离待诊点,10日上午按照相关部门协调意见将隔离点移交有关街道办事处。虽然与该隔离点的患者只相处了短短一天时间,但专班的同志们及时询问患者的困难并提供帮助,期间由于隔离点临时增加了病人导致用餐一时不足,专班人员马上主动把自己的食物提供给入住患者。不少患者得知专班将更换隔离工作点后,纷纷发信息说舍不得专班成员离开。

隔离点的“定制”服务

2月10日下午,工作专班在街道、社区的支持协助下,征用七天酒店金融港店作为新的发热患者分流点。

“患者朋友每个人的情况、需求不一样,我们的工作要更主动一些,服务要更细致、更有耐心、更有针对性。”在工作专班牵头负责人、武汉高科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高尚的带领下,工作专班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了个性化“定制式”的服务。

2月15日,武汉市气温骤降,风雪交加,为避免患者因天气寒冷加重病情,专班人员为每一位患者分别定制了一日三餐,增加了体温测量频次,并由专业医护人员定时询问病情。为了督促患者适量运动、保持作息规律,工作人员还分包到人建立了微信群,不时为他们加油鼓劲,短短几天时间就和患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隔离点有一位老年患者,因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无法及时通过手机程序获取核酸检测结果。专班成员韩汶良在一番悉心交流指导无果的情况下,冒着可能被感染的风险,拿着患者的就诊卡到医院发热门诊帮助获取检测结果,第一时间让患者宽心,为后期诊断提供了有效依据。另一位女患者入住后恰逢生理期,但是没来得及带相关的用品。“连为自己媳妇都没买过女性用品”的专班成员韩汶良沿街寻找商店无果后,又多方求助就近的同事,最终帮患者解决了困境。

工作专班中党员占比95%。为了充分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工作专班报请高科集团党委同意成立了临时党支部。面对困难时,临时党支部发动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

“用我的车,把重患者放我车上。”专班成员李红兵是一名老党员,也是武汉高科集团下属新城地产公司党支部书记。2月18日,根据统一安排,5名隔离点患者需要于下午4点送到指定地点集合转诊方舱医院。由于驻点车辆临时被调往执行其他任务,眼看距离集合时间只有不到20分钟,为了不耽误患者转诊,他毫不犹豫提出用自己的车运送病人。在隔离点,李红兵主动要求住离污染区最近的房间,只为了尽量给患者多腾出房间。为了能早一分钟将饭菜送到患者手上,让他们能够吃上热饭菜,李红兵带头为他们送餐。每次裹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护目镜加上他自身近视,往往是模糊不清地 “盲跑”上楼。

2月17日深夜11点,专班成员汤超接到医院通知,有一位发热门诊患者临床确诊,为避免造成交叉感染,需要入住隔离点入住。因时间较晚,患者症状相对重,无处落脚,汤超深夜驱车赶到感染风险较高的发热门诊,接患者回“家”。 汤超一路上嘘寒问暖,还为患者准备了贴心的“宵夜”。

在专班成员中,周晓是唯一一名非党员同志。在专班党员们的积极影响下,他不怕苦、不怕累,奋勇向前,在承担隔离点值班任务的同时,主动利用夜间休息时间挑灯夜战,整理患者信息资料,对接各类信息,并在关键时期火线向党组织递交了一份特殊的口头入党申请。

“我们一定会坚持、坚强”

截至2月24日早上9点,武汉高科集团工作专班在两个隔离点已累计接收患者32人,为同济医院光谷院区发热门诊分流提供了有力保障,落实了新冠肺炎患者救治闭环管理要求。

“非常感谢所有工作人员这几天给于(予)我们生活上的照顾和精神上的鼓舞。希望您们在关心别人的同时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现在只有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帮助更多人。我们在这边也挺好的,只是人多了点,请您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坚持、坚强!战胜冠毒疫害!”2月18日晚上,专班成员收到刚从隔离点转到方舱医院后的患者张女士发来的信息。

“这几天非常感谢各位医师和工作人员的关爱!像家人一样温暖,隔离不隔心,您们辛苦了,我们一起加油,迎接灿烂的曙光。”患者姜先生也发来消息说。看到离开隔离点的患者们都积极乐观向上,专班成员们才稍稍松口气,紧接着他们又马上投入到新的接收、服务、转诊工作中……

责编:邓蕊   融媒体记者:陈播   通讯员:张代玮 郭强  编辑:李家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