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徐光德 刘红稳)结对共建活动对农村有多大作用?两组数据看变化:江夏区法泗镇永丰村,2009年集体经济收入仅3万元,结对共建后,2010年达到20万元,今年可超过32万元;舒安乡官山村以前是“空壳村”,今年集体经济可达5万多元。
将近年终,永丰村和官山村盘点村集体经济巨大变化时,都对驻村干部黄贤文交口称赞。老黄是武汉高科集团公司驻江夏区法泗镇永丰村、舒安乡官山村驻村工作组组长,市仪表电子学校副校长。
前年12月10日,黄贤文进驻这两个偏远的结对村。黄贤文深知,要想彻底改变当地的面貌,不仅要“授人以鱼”,更要“授人以渔”。
永丰村与嘉鱼县交界,集体有近500亩鱼池处于散养状态,黄贤文积极协调,武汉高科公司大力支持,将其改造成精养鱼池基地,当年实现集体收入20.3万元,养鱼户增收15%以上。2010年度,该村跻身江夏区“村集体经济发展速度十强村”和全省“集体经济发展进步村”。今年,工作组又为该村建了200亩湘莲基地,可为村集体年增收6万元以上。
官山村毗邻咸宁,地处丘陵,自然条件较差。在黄贤文推动下,村里完善鱼塘承包合同,有效利用村部后面荒弃多年的土地。打造灵芝种植基地,增强村“造血”功能。此外,在他建议下,武汉高科公司为村集体购置了收割机和旋耕机,组建了机耕队,不仅可为村里创收,还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提高了产量和收入。
村民们说,黄贤文工作起来是个“不要命”的人。去年正月十八,黄贤文从永丰村冒雨欲赶到官山村,途中发生车祸,导致颅底骨折、急性颅脑损伤。在病床上,他一边打吊针一边用手机与两个村支书商量工作。医生叮嘱他全休1个月,但他5天后就要求出院,一出院就跑到结对村工作。